为何美国单边关税政策是作茧自缚 未知 2025-04-09 15:50

来源:总台环球资讯广播

当地时间4月2日,美国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实施所谓“对等关税”。

这一单边主义贸易政策引发广泛担忧与批评,甚至在美国全国多地引发大规模抗议活动。近日,“对等关税”政策的“计算公式”披露。

外媒截图

根据美国媒体的解读,这个看似复杂的公式,在实际的操作层面“极其粗糙和简化”。就是用美国对各贸易伙伴在2024年的逆差额,除以美国的进口总额,再把所得数值除以二,就得出了所谓的“对等关税”税率。

1. 贸易逆差除以出口总额再打对折的税率测算方式,经济学家怎么看?

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崔凡:

  •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,最近就这个问题写了一篇文章,对特朗普政府的计算方法和决策机制的评价是“邪恶的愚蠢”
  • 国际权威的经济学家也不认可这个计算方法,是因为国际贸易在宏观经济中间,是一个由各种变量、各种事物普遍联系的经济现象。关税变化后,汇率、劳动力市场等因素都会出现各种变化。这种过于简单机械计算存在很大纰漏对整个经济的伤害也很大
税务基金会网站截图

对于“对等关税”政策,有美国研究机构给出评价:“毫无意义”

美国智库“税务基金会”估算,在不考虑其他国家和地区反制的情况下,美国“对等关税”政策将导致美国个人税后收入减少,普通家庭税负增加。

2. “对等关税”政策对美国经济影响如何?

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崔凡:

  • 首先体现在价格上涨、通货膨胀。美国在“对等关税”开始实施之前,已经维持比较高的通胀率,所以这也导致了美联储迟迟不敢降息。在这种情况下,再继续加征如此大幅的关税,肯定会对美国物价上涨有直接影响。
  • 不同的家庭受的影响不一样,日常消费品价格上涨对富裕阶层影响不大,但中低收入群体影响则非常大。
  • 特朗普加征关税的同时,还说今后要降国内的企业所得税。美国的智库研究显示,美国对外加税、对内减税的政策落地后,美国最富裕的阶层是获益的,但绝大部分人群是受损的,而且低收入人群的受损的程度相对更大。

再来看具体行业。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%关税的政策已经正式生效。

白宫声称,汽车关税将给美国带来每年超过1000亿美元收入,弥补财政预算赤字,并提振美国汽车制造业。但是,很多业内人士却认为,高关税只会让更多美国人买不起车,让美国汽车行业失去竞争力。

例如美国知名经济学家拉弗警告,加征25%的汽车关税可能会导致每辆汽车的制造成本增加超过4700美元。美国银行的分析报告则认为,关税可能让美国汽车销量下降300万辆,相当于去年总销量的近五分之一。

3. 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,为什么会让美国造车成本上升,汽车产量下降?

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崔凡:

  • 这次加征关税是对汽车零部件普遍征收,等于是给了一个月的时间,让汽车整车的企业加紧采购一批零部件、原材料。很快这些零部件的价格就会上涨。
  • 汽车是一个全球价值链生产的产品。整车是集合了不同的地方生产的零部件,用一个最有效率的方式组装起来,这样才有竞争力。现在建立了这一套关税的壁垒以后,是把美国汽车制造业跟世界上其他地方的汽车制造业隔绝起来。长期如此,美国汽车制造业整体竞争力肯定会下降

来看两个汽车产业界已经发生的对美国关税政策的回应。第一条消息来自英国汽车制造商捷豹路虎,关键词是“暂停对美出口”和在美国“涨价”。

英国媒体报道称,捷豹路虎正在考虑如何应对特朗普加征关税带来的成本上涨,并决定从4月7日起暂停对美国出口汽车一个月。并且,正在考虑采取提高在美售价、降低成本以及转向其他市场等措施,应对关税带来的冲击。

外媒截图

第二条消息来自著名跨国车企斯特兰蒂斯,关键词是“在美裁员”,和在墨西哥加拿大“停产”。

斯特兰蒂斯表示,受美国进口汽车关税政策影响,该公司决定裁撤其五家美国工厂的900名员工,并暂停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两家装配厂生产业务。据介绍,遭到裁员的美国工厂为动力总成和冲压零部件厂,是为在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两家装配厂生产零配件。

外媒截图

4. 跨国车企在美国产品涨价、工厂裁员,说明了什么?

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崔凡:

  • 说明这些企业采购零部件及很多其他成本都要上升。比如,物价上涨了后,劳动力成本(工资)也得往上涨。且类似钢铝在内的很多原材料,关税已经加上去了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企业很难消化成本的上涨。要么汽车价格要上涨,要么生产就要萎缩,那就要裁员。所以,这也确实反映出关税很难有正面效果。

按照美国政府的“官方”说法,在美国生产的汽车和零部件将不会被征税,并且特朗普本人曾公开表态,汽车关税对美国汽车企业特斯拉将可能是“利好”。

不过,作为特朗普的“身边人”,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不仅此前公开表态“特斯拉也受关税影响”。4月5日,他还在社交媒体讽刺特朗普的贸易和制造业高级顾问纳瓦罗“过于自负”。

5. 马斯克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怎么看?

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崔凡:

  • 首先,马斯克是一个全球投资的企业家。特朗普的系列政策可能在某一些方面跟马斯克的理念吻合,但在全球化这些问题上,很可能双方有一定差异和分歧。
  • 可以看到特朗普的执政团队,有的代表金融资本的利益,有的代表产业资本的利益,有一定的差异,这个团队不是“铁板一块”
  • 马斯克倾向于关税不要加得太高,甚至最近又提出来希望跟欧洲谈自由贸易区。我个人认为这些观点在当下很难被特朗普执政团队接纳。
外媒截图

白宫单边关税的政策取向,近来也引发美联储以及多家研究机构对美国宏观经济走势的担忧。

4月4日,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,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导致失业率上升,并可能导致通胀上升和经济增长放缓。

美国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马克·赞迪近日也表示,如果美国全面持续实施其关税政策,即使美国经济不陷入萧条,也将要承受严重的衰退。

6. 如何评价关税政策与美国经济宏观走势之间的关联?

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崔凡:

  • 短期内,关税政策导致物价上涨或推动通胀。这会使得很多企业成本上升,可能导致一些企业破产,又形成一种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。类似于70年代初石油价格上涨的通货膨胀,后面又会带来停滞,这就形成了萧条或者形成滞胀。
  • 虽然现在美国国内宏观经济主要矛盾是物价通货膨胀,但再往后走,也可能会进入萧条、衰退。美国国内很多分析认为,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正不断上升。

来源:《新闻盘点》

主播:杨敏

记者:张晗

编辑:汪一鸣

签审:陈濛 邹浩宇

监制:关娟娟


冯德莱恩:欧盟将进一步转向亚洲

2025-04-14

五星红旗飘扬 越南欢迎好兄弟到

2025-04-14

日本大地震概率升至80% 中使馆提

2025-04-14

美国官员指挥战争像一群14岁孩子

2025-04-13

美国卡车起火烧光10多吨鸡蛋

2025-04-13

马斯克这回真要与特朗普闹掰了

2025-04-13

牛弹琴:特朗普政府退缩让人哭笑

2025-04-13

特朗普大厦里几乎都是中国制造

2025-04-11

牛弹琴:特朗普突然找台阶下了

2025-04-10

马克龙:法国可能6月承认巴勒斯坦

2025-04-10

特朗普暂缓关税 专家曾预言他会

2025-04-10

白宫:这些商品不受此次加税约束

2025-04-09

立陶宛外长向美军下跪道歉?假

2025-04-09

美国一边打贸易战一边求鸡蛋

2025-04-09

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正式生效

2025-04-09

为何美国单边关税政策是作茧自缚

2025-04-09

特朗普回应关税清单上没有俄罗斯

2025-04-08

湘潭大学宿舍投毒案凶手一审获死

2025-04-07

奥巴马首次抨击特朗普第二任期政

2025-04-07

特朗普警告欧洲:谈判先给钱

2025-04-07

特朗普政府阵脚开始乱了

2025-04-07

特朗普顾问:不卖掉股票就不会亏

2025-04-07

全美数十万人涌上街头:住手吧特

2025-04-06

特朗普暗示自己“故意”让股市崩

2025-04-06

外刊:特朗普“让中国再次伟大”

2025-04-05

外刊:特朗普“让中国再次伟大”

2025-04-05

美国超市中国商品被民众抢购

2025-04-05

特朗普给美股捅出大出血

2025-04-04

尹锡悦被罢免总统职务

2025-04-04

特朗普宣布国家紧急状态

2025-04-03

特朗普向无人岛加税 岛上挤满了

2025-04-03

3名菲律宾间谍落网 相貌曝光

2025-04-03

美国游客携手枪乘机抵日 已被逮

2025-04-02

缅甸强震已致2886死4639伤

2025-04-02

特朗普不舍马斯克任期将结束

2025-04-01

缅甸强震后 一家五口仅2孩子生还

2025-03-31

赴缅中国公羊救援队说现场非常糟

2025-03-31

缅甸上千名医生被列入黑名单

2025-03-30

缅甸11层大厦陷入地下 只剩下7层

2025-03-29

缅甸一机场塔台值班人员全罹难

2025-03-29

缅甸震中华人:废墟下有很多求救

2025-03-29

缅甸地震已致694人死亡

2025-03-29

李在明二审改判无罪

2025-03-26

德国政府解散

2025-03-26

俄方:泽连斯基办公室像精神病房

2025-03-25

白宫承认泄露战争计划:群聊拉错

2025-03-25

5万人丧生 美国“调停”被斥帮凶

2025-03-24

泽连斯基:谁挑起的冲突谁结束

2025-03-24

日本全面取消女警裙装制服

2025-03-24

“大西方”已死 中日韩关系会重

2025-03-23
展开全文